進入2022年春季,全國疫情出現多點爆發態勢,燕郊在經歷了兩次封城之后,于“五一”勞動節前夕再度實行區域封閉管控。設計咨詢公司第三黨支部委員于海明作為年輕黨員身先士卒主動參加了4月27日到5月3日維多利亞小區的志愿者服務。他在參加志愿者稱為“兼職大白”的這樣說:“基層是社會的細胞和基礎,作為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社區是最活躍也是最復雜的基層‘細胞’,社區雖小,但鏈接千家萬戶,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我是黨員必須擔負起這份守護人民健康防線的重要任務。”
于海明說:“三年前,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每天通過中央衛視關注疫情發展動態,當看到一張張傷痕累累的臉,看到一雙雙被泡破皮的手,接二連三倒下去的“大白”,有心痛、感動也有過恐慌。三年后,雖然疫情有所反復,但是對于“大白”這個身份不再有悲憫之情,甚至樂觀的刷看全國各地不同風格的大白段子視頻,因為我看到國家的防控措施有張力、醫療救治有能力、志愿服務有活力。”
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行動,核酸檢測是一道健康防線,為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和社會穩定工作,于海明與醫護人員并肩作戰。他的志愿服務主要內容是,維護核酸檢測有序進行、開展常態化公共區域消殺、協助老弱病殘手機填寫信息掃碼等。“請大家排好隊,提前準備好采樣碼、身份證”,“請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兩米距離、耐心等待”“請大家不要在樓下逗留,做完核酸立刻回家”,這是于海明每天在核酸檢測現場需要反復提醒的。采樣過程中,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于海明立刻上前幫其推輪椅,將他們帶到核酸檢測點。與社區有關人員溝通后開放“綠色通道”,為這些特殊群體提供快捷服務,“來之即測,測完即走”,減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和停留,避免了“易感人群”交叉感染現象的可能。
有一次,一位女士腳踝扭傷不能獨立行走,家里又沒有輪椅,為了做到100%檢測杜絕隱患,于海明和另外一個志愿者把她從電梯口背到檢測點又送到家里。背著重30公斤的藥水,包在全封閉的防護服里面,一次作業2個小時,是于海明的志愿服務日常。他用實際行動書寫責任和擔當,維護核酸檢測點現場秩序,全力護航小區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開展,為打贏疫情防控硬仗奠定堅實基礎。
在這一次招募的志愿者中大多是黨員,當中有退休的老黨員、有剛加入黨組織的大學生、還有和于海明一樣的青年黨員。于海明沉思著說:“這次志愿服務使我內心迸發出極大激情,這種激情是為國富強、為民安康的責任。之前,參加黨的理論學習多,下基層解民意辦實事少,只有真正擔負起社會責任,我才完全明白黨員不只是榮譽更是責任和擔當。”我們都是平凡普通人,但生于這個新時代,我們總需要承擔一定的時代任務。雖然我們無法在邊疆在海島保家衛國,我們無法在“卡脖子”領域用智慧報效祖國,我們也無法成為“摘星星”的媽媽,但生在這個時代,我們有責任充分參與和適當記錄這個時代的“印記”,成為這段歷史的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