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車輪碾過了一圈圈的四季輪回,在交疊里沉淀著,也用細膩溫暖的筆觸,凝練著地質人的“三光榮”精神,鐫刻著工程人奮戰的故事。憶起故事里的老徐,是因于他的頭發,起于他的精細,源于他的嚴謹,歸于他的小氣,還有他那件如同打磨做舊一般嚴重褪色的藍色棉大衣……
當年老徐不老。但常年在外,40歲的他過早的失去了支持中央的頭發,剃成了光頭。剪發時他還總是說,“我這兒頭發這么少,少收點兒,5塊錢算了”。長相著急年齡也最大的老徐像兄長一樣在工地上照顧著大家。初入工地夜班他塞進兜里的那圓圓的松仁小肚,成了青蔥歲月美好的回憶……提及美食,更羨慕他的廚藝。特別是每個月的結余,他總會親自掌勺。醬爆筆管魚的軟嫩能蓋過舌尖上的美味世界。
佩服他管理的精細。每次領取斗齒都要以舊換新,總要數上兩遍確認,領取電纜時出入庫都用量尺。記得曹妃甸工地我將一根電纜截成了兩節,包了接線頭后少了兩米,讓他以無比莊重的方式報告給了項目經理。如今回過頭來仔細再想,這種數量上的量入為出原則不正是精細化管理嗎!
羨慕他做事的嚴謹。作為材料員的他,有著職業的敏感。一次從水泥進場編號、質量檢驗預報單與合格證的差異,驗出了一車偽劣水泥。“靠“嚴”字爭優,才能把好工程材料源頭關”他總是這樣說,他把敬業精神刻在年輪里。
抱怨他待人的小氣。青藏線上偷吃了食堂的兩根黃瓜后,遭到老頭兒嚴厲的訓斥,心里滿是委屈。還有一次幫他收水泥,本來說好了給一盒巧克力,可第二天發現有水泥立袋,又把糖要了回去,胸中竟是憋屈。現在憶起2002年的青藏線上食品匱乏,心里釋然了,做了項目經理之后便理解材料員做事的原則,胸中平順了便明白他是把“責任意識”四個字溶于了自己的血液里。
想起他那件御風寒兼做壓腳被的藍色棉大衣……每次發勞保時,他都主動提出少購一件。見證了那件大衣陪著他走過了多年的工地生涯,樸實的作風彰顯著他對企業的“主人翁”精神,如果將其歸類的話,這就是艱苦奮斗吧。
沒有李四光、黃大年那樣的光環,但30多年的默默奉獻與付出,卻是普通人最平易近人的英雄之舉。嚼一口從前---可可西里的雪地冰天,他領著我們搭建帳篷迎雪抵寒,暴風雨中的扎家藏布,他奮力推著深陷泥坑的汽車送來糧油米面,新疆戈壁的黃沙漫卷,他主動為我們引火烤馕取暖,非洲剛果(金)礦區的硝煙中,他走在背著槍支保安身邊氣若神閑……
他把工作當事業干,把崗位當陣地守,把奉獻當本分看,在工作中用平凡之舉傳承著的工程人的“四特別”精神,用盡責勤懇踐行“三光榮”新的內涵,用實際行動展示著不忘初心的黨員模范。
緬邈歲月,關于老徐那段美好、不美好的回眸,在我視線里凝聚成那個簡樸、奮斗、盡心精心的模范老頭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