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精美鐵礦石伴著弧形屏幕上的影音,把我們帶入了用雙腳丈量大地、用勇氣戰天斗地的視覺盛宴中……
這里有崇敬、有激情、有豪邁,也有我們的自豪,在這里譜寫了冶金地質人找礦立功挺脊梁的華章,在這里匯聚了冶金地質人接續弘揚“三光榮”優良傳統,在這里見證了冶金地質人勇于改革、務實創新、甘于奉獻的最美詩篇……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深切關懷讓人心潮澎湃。從毛主席的“開發礦業”題詞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到溫家寶總理現場的揮手致意,無不凝結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冶金地質的殷切囑托……
崇敬的目光投在榮譽墻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金(銀)錘獎獲得者的照片在互動屏上循環播放,仿佛聽到“再高的山,高不過我們的鞋底;再深的谷,深不過我們的足跡。”這是一代代地質工作者對黨宣誓、不曾背棄的鏗鏘誓言,也為全系統冶金地質人樹立了標桿。輕回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照片與真人重合,榜樣就在身邊……
96年中國首部鐵、錳、鉻三部礦物志愈久彌新,2022年出版的《中國冶金地質黑色金屬勘查70年》鐵礦卷、錳礦卷、鉻礦卷成為她新的孿生。環顧展廳總局榮譽,一份份獎項凝聚著冶金地質的智慧力量,一張張專利彰顯著冶金地質的能力實力,一本本標準印證著冶金地質的地位作用。
老物件的背后往往隱藏著耐人尋味的故事。手把發紅的地質錘,與礦石千百次的碰撞才有了它略禿的錘尖;斜放著的羅盤,似乎還在測量著礦脈的傾向;洗得發白的地質包,仿佛裝滿了沉甸甸的巖樣;開關磨得掉了皮兒的地磁儀,依然沒有一點兒磕碰的痕跡……如果用心去傾聽,你會聽到那敲擊礦樣的脆響;如果用情去感受,你能體會到地質包肩帶上仍留有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余溫汗香……
這里也有屬于工程建設者的自豪。青藏鐵路,我們打下了第一根樁基;大興機場,我們用4000多根基樁塑造了品牌力量,助力展翅欲飛的鋼鐵鳳凰;冬奧會場,我們用自動化測點,為建筑群提供了絲米級的安全預防保障;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工程,我們用安全管理數字化、節能環保綠色化、施工技術智慧化,打出了冶金地質的靚麗名片……
隨著地球科學探秘之旅臨近尾聲,參觀結束了。雖然此次參觀時間短暫,但讓我回味無窮,心底仍感受著冶金地質優秀傳統文化和深深根植于冶金地質人紅色血脈中的“四特別”精神,這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教育,一次靈魂最深處的洗禮。通過系統了解總局70年來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系列成就,進一步堅定了信心決心,我們一定會積極投身建設“一流地質企業”、打造“一流綠色資源環境服務商”,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努力為冶金地質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