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書里的故事經常在影視文學中被提及,貌似熟悉也讓人心生畏難。
楊照,本名李明駿。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東亞史碩士,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社會人類學。國內有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他解讀的史記在音頻節目中多次被推薦。本書豆瓣評分很高。以現代大家的視角通俗解讀,正好適合我這種沒有專業積淀的普通人。
好的經典書,信得過的解讀,再加上耳濡目染的歷史故事,促成了這次的細讀。
楊照打亂《史記》原來的篇章次序,以“歷史式讀法”還原當時的社會背景,解釋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學式讀法”去接近司馬遷的視角、態度與理念,把經典帶入今天的時空。他從《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開始,解讀司馬遷的切身遭遇,進而從《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后本紀》等篇章分析漢代初期的歷史,表現司馬遷對漢初政治運作的銳利觀察。在多重時間維度的觀念中,《史記》中的“表”和“書”可以突顯司馬遷的突破性創意;而本紀和列傳的布局謀篇中,也可以發現司馬遷眼中誰才是值得載入史冊的典范,哪些價值才是讓他耗盡全部心神寫完《史記》的動力所在。
讀完整本書之后,會發現楊照其實就是圍繞司馬遷的三句話來解讀整本《史記》,即“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一方面,我們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司馬遷對于一些基本歷史知識的敘述與解讀,其用詞之考究、考證之嚴謹、敘述之趣味可謂值得后人細細品讀;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本書的內容出發,從史記中對特定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評述,來窺探司馬遷的歷史史觀、人生態度與內心世界。
小時候讀歷史書,更多的是被其中的歷史故事與典故吸引,酣暢淋漓地吸吮歷史知識。現在回過頭再看,書中的歷史知識可能已經成為“常識”了,我們自身已經十分熟悉。現在再看更重要的是,看到作者寫某段話的動機與原因,如為何會寫這個人,而不寫那個人。就像史記中,司馬遷將項羽與劉邦并列,成立兩章,分別為《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雖然項羽沒有做過皇帝,但在司馬遷看來,秦朝之后,不是漢朝的直接崛起,而是經歷了一個較長的動亂年代。在動亂的年代中,項羽占據了重要位置。當然,同樣的原因,《呂太后本紀》占據單獨一章也就不奇怪了。如此的安排,都體現出了司馬遷的史觀特點,他有著一套自己評判歷史的標準。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首先,“究天人之際”是指司馬遷要區分出“天道”與“人為”的不同,即在解釋歷史上人的行為、判斷是非善惡時,必須區分這是不是意志可控的事情。因為有些東西是人無法左右的,而有些事情又是人主動可為之的。要評價一個人、一個歷史事件,從這其中得到因果智慧,就一定要區分“天”與“人”。其次,“通古今之變”是指要在時間的漫長綿延中,不僅要看到歷史事件的當前,還要看到其前因后果,更重要的是還要把眼光放遠,看長時段中的歷史事件是否能夠歸納總結出一般性的模式。這就是很多人讀歷史的原因吧,因為歷史能夠給當下提供借鑒意義。最后,“成一家之言”是指司馬遷的獨特史觀,對于歷史的個人認識與獨特看法,這就需要站在“史家的立場”上,站在一個更高、更超越的立場,不依循任何一家的個人論斷,而是用來自歷史累積的知識去評斷歷史事件與人物。這需要一個有良知的史家,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誕生一家之言。
|